笔趣阁

笔趣书吧>新科兰记事 > 第82章 暴利行业卷7 南陈打压 7(第2页)

第82章 暴利行业卷7 南陈打压 7(第2页)

纺织行业的暴利在明崇岛上已经不是秘密,而岛上诸多工人,经过近十年休养生息,手上大都有些闲钱,但能够一掷万两去开工厂的人,却并不多,好在聪明人到处都是,明崇岛上也鼓励创新。

此时的第一机械厂已经从一、二十人的车间,展成了四百多人的工厂,厂长仍是韦宏图,他这个工厂,算是半私有化的,工厂的初始资金、设备、厂房都是张帅投入的,没向他收一分钱,前期的订单也都是张帅给的,他也挣了不少钱,之后张帅似乎是忘了这事,从没有向他要过一分银子,倒是经常给他下些订单,几年下来,工厂越壮大,和他类似的机械加工厂,也都是这样展起来的,现在规模比他还大的工厂,也有三、四家。创新就从这家四百多人的工厂开始。

韦宏图的侄子在机械厂中,是个公认的“能人”,虽然年龄不大,来工厂时间不长,只是担任车间副主任,能力却得到厂里大多数人的认可,至于位置,他叔叔当厂长,今年也不过刚刚三十,厂里面的中层,也都是跟着叔叔打天下的一批老工人,还没有他叔叔年龄大,眼看着在这个工厂中,难以展现自己的能力,他就萌生了去开个纺织厂的想法,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叔叔,叔叔却说,“你只是看到了纺织厂的暴利,可知机械厂的利润并不比纺织厂低。”却不愿意给他投资。

韦一辉没有钱,自然也不能去投资开厂,但几个工友听说他有这个想法后,却愿意凑些钱给他,几个工友一算,居然能拿出来四、五百两银子,虽说仍是远远不足,倒给韦一辉一个启,于是几人暗中联络,厂里居然有一半人都愿意出资,有,有些少,总数居然也有七、八千两,韦宏图听说他凑了这么多钱,就以工厂名义也出了五千两。

韦一辉凑了这一万多两银子,距离两万两的目标值仍是不够,此事就传到了张国庆耳中,张国庆让明崇投资也去参与一下,并给出专业股份的指导,避免搞成“非法集资”,于是明崇投资出了一个章程,初期内容也很简单:一两银子一股,同股同权,集资必须存入指定的银号,所有花销需要有章程才能支出,随后,明崇投资也投出了一笔很小的投资——两千两。

韦一辉得了明崇投资的专业指导,在工厂内就贴出了告示,很快就集够了两万两的底数,最后实收两万五千两银子。

受韦一辉公司的启,明崇岛上很多工厂都开始这种内部集资活动,张国庆不得已在报纸上反复宣传:投资有风险,集资行为必须要批准才合法,集资必须存入指定商号,怕民间财富被人一卷而空。

然而明崇岛上已经有数万中产阶级,他们投资热情并未因为报纸通告而降低,各类集资公司、投资公司一时间居然出现了数十家,这还是在大街上公开挂牌的,专凭员工拉人头骗亲戚的还不知道有多少。

每一期报纸上,都会有专栏说明哪些公司是经过审核的,哪个公司的项目进行到了哪一步,这些消息足以为投资人提供足够的信息,而这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多,报社不得已,把这个栏目独立出来,新成立了《投资报》。

《投资报》正式行没有几天,就爆出一个大案,一个未经审批的公司,打着三个月翻倍的广告,通过亲戚朋友互相介绍,居然筹集了四万两银子,而这家公司的钱,全部被庄家弄走,一夜之间,公司消失,几个打杂的小员工成了投资人的泄愤对象,被暴打了一顿,差点就失了性命。

《投资报》跟踪这个案件,采访一个个的投资人,被打的员工,用了大半张报纸报道此事,经过此事后,一周内又连续三家公司生类似事件。岛上的投资热潮终于降下温来,而即使是正规的公司,也有很多投资人要求赎回。

这时候,很多投资人现,即使是正式批准的公司,也无法赎回,想要银子,只能等分红或者有人愿意接盘。

此时几乎无人接盘,投资人手中的股权一直在贬值。不再负责行政事务的张国庆一直关注社会热点,他看街上总有人举着牌子,上面写着出售某公司的股权,就专门找了一间大房子,让卖股权的人都集中在这里面交易,这就形成了明崇岛的股权交易大厅。

《投资日报》也报道了股权交易大厅成立的事情,并且每天都会报道哪种股权当天价格多少,看着不少股权价格都打了对折,张国庆自己溜达到股权交易大厅,找了几家靠谱的公司,把当天有出卖的股权都买了。两个警卫看的有些呆了,张国庆看他们一眼,说道,“你们也买一些吧,特别是韦一辉这家的,快要投产了。”

此时的卢高飞,正在工厂做倒班实验,晚上搞大规模生产,没有先例,只是先在一个纺织车间中尝试。这个厂房房顶整齐地新装了不少灯泡,过去是光线一暗下来,车间里就没办法生产,有了这些灯泡,就可以开灯生产。

实验对工厂原来的工人是保密的,老婆李翠莲负责这个车间的夜班实验,她挑了几个手艺不错的员工,让他们白天休息,晚上再来。

白班的人已经全部离开,机器也没有全开,只有四、五个工人在车间里忙碌着,卢高飞也在一旁看着,从生产过程上看,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
过了四个多小时,女工们纷纷停下手上的工作,都说有些饿,卢高飞让他们把手上的活完结了,带他们出去吃宵夜。一连三天,工厂晚上都会加班。

卢高飞自己认真检查了夜班生产的质量,感觉和白天生产的质量没有差别,又请厂里师傅评比,师傅们也看不出差别。这下卢高飞下决心开始夜班,存在的问题是晚班生产时间还不够,半夜之后,工人们又饿又困,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。

在一次交流会上,卢高飞听说明崇岛上有个新产品:时钟。卢高飞专门到明崇岛上去看,一个塔楼树在那里,几根指针旋转着说明时间,他感觉这个东西对自己的管理很有用,原来工厂开工,总要等工人来齐,大家各自看日头,每人估计的都不一样,光是开工,前后就要半个小时,有了时钟,工厂就可以统一上、下班。

时钟还是很贵,居然要两万两银子才能建一个,他当然不愿意花这么多钱,于是找到孙怀义,想让孙怀义的园区来建设,孙怀义也不舍得花这么多钱,两人决定各出一万,各自可以找人筹钱,降低自己的花费,结果孙怀义到园区各工厂化缘,居然化缘来了一万两银子,而卢高飞找的是准备来园区投资,先期来考察的掌柜,居然也收到了五千两,其中第一个集资工厂的厂长韦一辉,也投了五十两银子。

夜班的试验,逐渐推广到卢高飞的每个工厂,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。各工厂的新工人岗前培训也开始了,工厂摸索出来的经验,晚班上八个小时比较合适,此时白班时间是跟太阳,白天长,上班时间就长,白天短,上班时间就短。

夜班让纺织行业的利润进一步增加,过去的一份投资,现在可以得到两份回报,工人对夜班议论很多,暗地里对夜班意见也很大,但出资人们非常喜欢这个创新,明崇投资对卢高飞单独奖励一万两银子。

看到卢高飞的工厂又变出花来,其他工厂也纷纷搞供电改造,纺织园区的夜间也开始人来人往。顺应需要,园区的道路上立起了一排路灯,提前准备为夜班的工人照明。

整个工厂搞夜班实验是在八月末,仍就是纺织厂,一个班次有十四名女工和三名男工,男工负责维护保障,女工负责生产,由一名副厂长管理。第一周的生产数据显示,日产量与白天十个小时相当,第二天、第三天都有些下降,再后来产量又恢复到第一天的水平。

卢高飞对夜班产量和白班产量相差不多并不奇怪,他一有时间就会泡在生产车间里,知道工人刚开始的时候效率比较高,过段时间就会喝水、方便,而这种时间会随着生产时间增加而增加,越到后面,效率越低,因此,很多工厂都在想办法增加工人生产时间的时候,卢高飞却在想办法降低工人的生产时间。

他做了多种两个班对倒的实验,确定每个班次四个小时,这样每天能够生产十六个小时,产量略略过原来十八小时的白夜班制,总体来说效率较高,这样每天机器都会停工八个小时,又是一大浪费。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,他确定每班工作八小时,其中一个小时为吃饭、休息,每天三班,这样比原来的方案降低了两班交接的频次,也就减少了时间消耗,而总体月产量是原来的三倍多。

为了鼓励工人上夜班,卢高飞为夜班工人每月半两银子的夜班补助,而三个班次都有夜班,这反倒是变相给工人涨了工资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