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笔趣书吧>小族长的奋斗 > 第26章 格 局(第1页)

第26章 格 局(第1页)

正在张恪等人焦头烂额时,李严寻了过来。待听完周通的汇报后,李严除了紧锁眉头外,却也同样没有什么主意。张恪随口问道:"守心兄有打听到什么吗?"

李严摇了摇头,道:"我又去找秦锐详细的问了下,但并没有什么新的信息。几天前,他也是偶然间听说了此事后,才来告诉我的。现如今这件事情已渐渐的在士子中间广泛传开了,这也导致了那些落第举子与中了杏榜的士子隐隐对立了起来,因而如今他也没办法再去打听到什么新消息了。如今秦锐自己也在忧心,若此事最终爆开来,他这好不容易考上的贡士……,唉!"

张恪无奈的叹了口气,这事儿已逐渐有失控之势了。虽然暂时稳住了林庭谦等人,但终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,只差一个引子,这个丑闻就将爆开,浮上台面,到底该怎么办呢?

四个人冥思苦想之后,张恪最终道:"此事终究是要曝光的,为今之计,只有说服老师先一步,主动的将这整件事,禀告陛下,先保住自己再谈其他了。"

李严点头道:"这倒是个路子。只要周大人成为了率先揭弊案的人,就能反客为主了。只是,这样做的话,崔尚书那里怎么交待了?"崔浩是本届会考的主考官,若是周勃将此事绕过他,直接去禀告皇帝,那就是陷上官于不义,崔浩在此之后,会怎么看待周勃,可想而知。而且这样做,也有弄权之嫌,此事之后,皇帝和朝堂诸公又会怎么看周勃的为官之道呢?

周通急道:"如今,还管得了这么多吗?难道要让二叔平白无故受此牵连吗?"

张恪又是一叹,来到这个世界后,他第一次有这种无计可施的无力感。政治和官场的复杂,当真远非其他的领域可比,这心啊真的是操稀碎了。时间紧迫,最终,张恪决定还是先去找周勃谈一谈,再作计较。

张恪和周通在太阳落山前,来到了周府。一直等到月亮爬上树梢后,周勃才回到家来。据师母说,礼部最近一直在安排组织殿试的事情,老师近来都是忙到很晚才归家的。周勃见到他们,倒是很高兴。可是,当张恪将林庭谦所言之事,告诉他后,周勃愤而起身怒道:"竟有此事。科举,为国举贤,抡才大典。竟然有人行此卑鄙之举,士可忍孰不可忍。你们在这儿等着,我这就去找崔尚书言明此事。"张恪两人没想到周勃反应这么激烈,等回过神来,周勃已经走出去了。两人想要追他回来,但这是在内城,如今已经宵禁,他们没有令牌,无故不得在街上行走,因而追至大门口后,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勃离开的背影,顿足叹息。

呆呆地站在周府门前,看了一会儿后,张恪忽然摇头失笑起来。周通讶然道:"敬之,何故笑?"

张恪笑了一会儿,道:"我笑我们终究是格局太小了,不如老师多矣。同样的事情,你我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利弊荣辱,而老师看到的却是公平正义;我们钻在权谋的牛角尖里,越陷越深,而老师摒弃权术的束缚,直指本心,反而能站在更高处,看透一切。"周通似懂非懂的听着,静待下文。

张恪理了理思路,接着道:"我们都知道,这是件丑闻,一旦曝光牵连者众。所以我们都只自顾想着要将老师从这旋涡里拖出来,于是我们想要劝老师先行一步,去皇帝那里揭弊案。然而,站在老师的角度看,这就是一个弊案,应当查清一切,还众人一个公道,于是他想都不想,直接去找崔尚书呢。表面上看,都是去揭弊案,但因为出点不同,找的人也自然不同。我原本也觉得,老师直接去找皇帝比较好,哪怕会因此得罪了崔尚书,但却是功一件,掌握主动。然而老师没有这么多私心,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找崔尚书,其实这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。唉,为一己私心,差点本末倒置,害人害己,终究还是格局小了呀。"

周通听完还是有些不明白:"可是,将此事先告诉崔尚书,二叔不就捞不着什么好了吗?我还是觉得直接去找皇帝,比较好。"

张恪摇了摇头,道:"表面上看,是这样子。然而,从长远来看,那样做却弊大于利。直接去找皇帝,固然会抢一个功,但这样也同时得罪了崔尚书。而且在其他的大臣眼里,老师此举也令其成了个不顾上官和大局,只顾自己邀功和升迁的小人。因小利而失大义者,也必畏威而失德,会因私而废公,若有选择的话,是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为伍的。到时候,老师恐怕会就此成了孤家寡人。有道是: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隅。格局不够大,终究是会落了下乘,虽可图利眼前,却后患无穷。"

周通有点回过味儿来了:虽然表面上只是向谁禀报的小差别,但确实如张恪所言,造成的后续效果却大相径庭。看来比起周勃来,他们的格局确实是小了。周通点了点头后,又道:"那接下来,此事将会如何展呢?"

张恪道:"既然老师已经将此事向上峰摊开了,那皇帝明天肯定也会知道的。不过,依我看,此事大概率还是会被秘密压下的。林庭谦等人想必是会因此得到一些补偿的。但是礼部内部的自查必然是免不了的,至于牵扯会有多大,就非我所能知了。"

"林庭谦他们会答应吗?"

张恪笑了笑,道:"他们想闹事,固然是因为知道有弊案,心存不满。但说到底,不过是为求一个公道,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为了得到他们觉得被非法剥夺了的利益。而只要存在利益,就有谈判的空间。退一步说,他们难道不知道,一味地把此事闹得不可开交,接着弄倒几个高官,再让皇帝和朝廷下不来台,颜面尽失,对他们而言,真的有什么好处吗?所以,我想,他们最终应该会接受的。"

没想到,大家苦恼了半天,到了周勃这儿,却是以这样的方式去面对。张恪也不由得暗自反思自己:终究是习惯于用阴谋诡计和利弊得失来看待问题,解决问题,却反而把事情给弄复杂了。却忘了为人处事最重要的是直面问题,然后堂堂正正的去解决,这才是王道。兵法有云: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虽然很多人喜欢以奇胜,但若是从做实事的角度看,以正合才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先决条件。若丧失了核心价值观,老想着用奇行险招去达到目的,或可得一时之利,却终究不能长久。若能堂堂正正打走司马懿,孔明何苦冒险去唱空城计,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。想到这里,张恪在心里告诫自己:以后遇到事情,还是要坚守本心,别让自己变成一个只会耍权弄谋之徒,君子还是当以阳谋为立身之本啊!

正在张恪等人焦头烂额时,李严寻了过来。待听完周通的汇报后,李严除了紧锁眉头外,却也同样没有什么主意。张恪随口问道:"守心兄有打听到什么吗?"

李严摇了摇头,道:"我又去找秦锐详细的问了下,但并没有什么新的信息。几天前,他也是偶然间听说了此事后,才来告诉我的。现如今这件事情已渐渐的在士子中间广泛传开了,这也导致了那些落第举子与中了杏榜的士子隐隐对立了起来,因而如今他也没办法再去打听到什么新消息了。如今秦锐自己也在忧心,若此事最终爆开来,他这好不容易考上的贡士……,唉!"

张恪无奈的叹了口气,这事儿已逐渐有失控之势了。虽然暂时稳住了林庭谦等人,但终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,只差一个引子,这个丑闻就将爆开,浮上台面,到底该怎么办呢?

四个人冥思苦想之后,张恪最终道:"此事终究是要曝光的,为今之计,只有说服老师先一步,主动的将这整件事,禀告陛下,先保住自己再谈其他了。"

李严点头道:"这倒是个路子。只要周大人成为了率先揭弊案的人,就能反客为主了。只是,这样做的话,崔尚书那里怎么交待了?"崔浩是本届会考的主考官,若是周勃将此事绕过他,直接去禀告皇帝,那就是陷上官于不义,崔浩在此之后,会怎么看待周勃,可想而知。而且这样做,也有弄权之嫌,此事之后,皇帝和朝堂诸公又会怎么看周勃的为官之道呢?

周通急道:"如今,还管得了这么多吗?难道要让二叔平白无故受此牵连吗?"

张恪又是一叹,来到这个世界后,他第一次有这种无计可施的无力感。政治和官场的复杂,当真远非其他的领域可比,这心啊真的是操稀碎了。时间紧迫,最终,张恪决定还是先去找周勃谈一谈,再作计较。

张恪和周通在太阳落山前,来到了周府。一直等到月亮爬上树梢后,周勃才回到家来。据师母说,礼部最近一直在安排组织殿试的事情,老师近来都是忙到很晚才归家的。周勃见到他们,倒是很高兴。可是,当张恪将林庭谦所言之事,告诉他后,周勃愤而起身怒道:"竟有此事。科举,为国举贤,抡才大典。竟然有人行此卑鄙之举,士可忍孰不可忍。你们在这儿等着,我这就去找崔尚书言明此事。"张恪两人没想到周勃反应这么激烈,等回过神来,周勃已经走出去了。两人想要追他回来,但这是在内城,如今已经宵禁,他们没有令牌,无故不得在街上行走,因而追至大门口后,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勃离开的背影,顿足叹息。

呆呆地站在周府门前,看了一会儿后,张恪忽然摇头失笑起来。周通讶然道:"敬之,何故笑?"

张恪笑了一会儿,道:"我笑我们终究是格局太小了,不如老师多矣。同样的事情,你我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利弊荣辱,而老师看到的却是公平正义;我们钻在权谋的牛角尖里,越陷越深,而老师摒弃权术的束缚,直指本心,反而能站在更高处,看透一切。"周通似懂非懂的听着,静待下文。

张恪理了理思路,接着道:"我们都知道,这是件丑闻,一旦曝光牵连者众。所以我们都只自顾想着要将老师从这旋涡里拖出来,于是我们想要劝老师先行一步,去皇帝那里揭弊案。然而,站在老师的角度看,这就是一个弊案,应当查清一切,还众人一个公道,于是他想都不想,直接去找崔尚书呢。表面上看,都是去揭弊案,但因为出点不同,找的人也自然不同。我原本也觉得,老师直接去找皇帝比较好,哪怕会因此得罪了崔尚书,但却是功一件,掌握主动。然而老师没有这么多私心,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找崔尚书,其实这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。唉,为一己私心,差点本末倒置,害人害己,终究还是格局小了呀。"

周通听完还是有些不明白:"可是,将此事先告诉崔尚书,二叔不就捞不着什么好了吗?我还是觉得直接去找皇帝,比较好。"

张恪摇了摇头,道:"表面上看,是这样子。然而,从长远来看,那样做却弊大于利。直接去找皇帝,固然会抢一个功,但这样也同时得罪了崔尚书。而且在其他的大臣眼里,老师此举也令其成了个不顾上官和大局,只顾自己邀功和升迁的小人。因小利而失大义者,也必畏威而失德,会因私而废公,若有选择的话,是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人为伍的。到时候,老师恐怕会就此成了孤家寡人。有道是: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隅。格局不够大,终究是会落了下乘,虽可图利眼前,却后患无穷。"

周通有点回过味儿来了:虽然表面上只是向谁禀报的小差别,但确实如张恪所言,造成的后续效果却大相径庭。看来比起周勃来,他们的格局确实是小了。周通点了点头后,又道:"那接下来,此事将会如何展呢?"

张恪道:"既然老师已经将此事向上峰摊开了,那皇帝明天肯定也会知道的。不过,依我看,此事大概率还是会被秘密压下的。林庭谦等人想必是会因此得到一些补偿的。但是礼部内部的自查必然是免不了的,至于牵扯会有多大,就非我所能知了。"

"林庭谦他们会答应吗?"

张恪笑了笑,道:"他们想闹事,固然是因为知道有弊案,心存不满。但说到底,不过是为求一个公道,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为了得到他们觉得被非法剥夺了的利益。而只要存在利益,就有谈判的空间。退一步说,他们难道不知道,一味地把此事闹得不可开交,接着弄倒几个高官,再让皇帝和朝廷下不来台,颜面尽失,对他们而言,真的有什么好处吗?所以,我想,他们最终应该会接受的。"

没想到,大家苦恼了半天,到了周勃这儿,却是以这样的方式去面对。张恪也不由得暗自反思自己:终究是习惯于用阴谋诡计和利弊得失来看待问题,解决问题,却反而把事情给弄复杂了。却忘了为人处事最重要的是直面问题,然后堂堂正正的去解决,这才是王道。兵法有云:凡战者,以正合,以奇胜。虽然很多人喜欢以奇胜,但若是从做实事的角度看,以正合才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先决条件。若丧失了核心价值观,老想着用奇行险招去达到目的,或可得一时之利,却终究不能长久。若能堂堂正正打走司马懿,孔明何苦冒险去唱空城计,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。想到这里,张恪在心里告诫自己:以后遇到事情,还是要坚守本心,别让自己变成一个只会耍权弄谋之徒,君子还是当以阳谋为立身之本啊!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