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景仁更知道。
以他这样的人兼任南庆知府,是不可能长久的。
而今云南新并交趾,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,田景仁不知道。但是他知道,云南立足已稳。纵然是鞑子,也很难让云南动摇了。外部压力减少,自然要对内部进行整顿。
田景仁有自己的觉悟。
只是他却很安心。
他很期待,将来能看到什么样的天下。
宋隆济此刻已经调入御史台了。
宋隆济对此十分高兴。
因为他已经是汉家大臣了。这才是最令他高兴的事情。
最纠结的大体是播国公杨邦宪。
比不上其他国公,即便是孟国公独立一方,但也受到云南越来越大的影响。唯独杨邦宪。
夹在云南与元朝之间。
一直提心吊胆。
既担心元朝攻打云南,又担心云南攻打元朝。
田景仁的下场,他可是知道的。
一旦双方在四川一线开打,他杨家是万万躲不过去的。
现在看到云南蒸蒸日上,看着田家东山再起。心中也不由生出听天由命的想法了。
“加谢枋得为文渊殿大学士,加虞汲为文英殿大学士,加张道宗讲武殿大学士。加单公望为大学士。”
这是虞醒与谢枋得商议过很多时间的学士制度。
宋朝早就有馆阁制度,最出名的就是包龙图,包公龙图阁学士的官职。
这些官职就是馆阁之职,是虚衔,只代表皇帝的文学侍从官。
而明清因为废除了丞相制度,从翰林院之挑选文学侍从,承担政务。大学士也就成为了丞相的别称。
虞醒为什么要建立馆阁体系?
是效仿后世的决策体系。
今后政事堂丞相的加衔就是某参政,某殿阁学士。
省部一级别,就是某侍学士。
再往下就是学士。
没有学士加衔的就是中层官员。
加了学士衔的,就有直接向朝廷上书的权力。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,三级学士都可以列席会议。商议之后,做出决策。
其实很多人都知道,大会的内容,都是小会中决定的。
但是开大会还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开会时一个统一思想的过程,国家越来越大,事情也越来越多,各方面情况也越来越复杂。任何人,想要以一个人的精力,管理整个国家,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
朱元璋这样的劳模都知道不行。
更不要说工业社会运行的复杂程度,远远高过了封建社会。
封建独裁必然瓦解,就是一个人大脑容量,在没有什么现代化科技的帮助下,根本不能解决这么庞大的工作量。
必须将决策权下放。
问题来了。很多事情,决策权下放之后,如何避免下面胡作非为?
这就必须有更畅通的上下沟通机制。
就必须有更清晰明了工作安排与计划。
这该如何做啊?
按照封建王朝的君臣奏对格局?
根本不行。
按古代王朝的决策流程,一封奏疏到皇帝哪里,假设皇帝勤政,不过左右几个丞相商议一下,这一件事情就定了。